導讀:在當前中美科技角逐及中國政府力挺本土芯片產業(yè)的情境下,中國汽車使用國產芯片的比例已達15%左右。
在當前中美科技角逐及中國政府力挺本土芯片產業(yè)的情境下,中國汽車使用國產芯片的比例已達15%左右。
行業(yè)專家強調,盡管當前中國主要生產的為低端通用芯片,但其市場競爭力不容小覷。
據(jù)報道,以往中國汽車工業(yè)高度依賴諸如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)及德國英飛凌(Infineon)等國際大廠供應的芯片,然而,最新動態(tài)顯示,國產芯片在國內汽車領域的采用率已躍升至約15%,并預示著這一比例將持續(xù)增長。
鑒于半導體產業(yè)關乎商業(yè)利益與國家安全,已成為美中科技競賽的核心焦點,近期雙方圍繞高端芯片及原材料展開了系列制裁與反制裁措施。盡管美國的芯片出口管制尚未波及成熟制程領域,中國政府仍致力于推動芯片產業(yè)的自主可控。
有報道提及,美國正著手調查中國利用成熟制程技術制造的芯片,這些芯片廣泛應用于汽車、國防等行業(yè)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(Katherine Tai)指出,存在跡象表明中國正向自給自足邁進。同時,美國商務部警告稱,獲得政府補貼的中國低成本芯片制造商可能對全球市場造成沖擊,拉低芯片價格。
為明確國產芯片發(fā)展目標,中國政府通過國家半導體基金加大對本土芯片制造商的支持力度,其中包括5月份新設立的470億美元規(guī)?;?。此外,作為2024年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采購國,中國正加速購進能夠批量生產常規(guī)規(guī)格芯片的設備。